|
|
|
新闻详细信息 |
|
|
|
|
绚丽多姿绘新图 时间:2011-7-8 19:04:55 点击次数:6707 |
绚丽多姿绘新图
杨力舟
中国传统绘画里花鸟画在世界画坛独树一帜,在中华民族审美领域中根植很深,受到社会广泛的喜爱。尤其值得称道的是,花鸟画中的牡丹艺术,得到大众非常普遍的喜爱。谐和着高贵荣华、国泰民安的世风民心,花鸟画的兴盛和牡丹的发展都有辉煌的成就。现在,展现在面前的四川著名国画家邵仲节先生的画集,让我们看到当代百花园中一株绚丽的艺术之花。
邵仲节先生,1926年出生于古“河东文化”发祥地——山西夏县涑水河畔,少年时拜晋南名画家南仁甫为师,40年代未入川后,师承西蜀著名画家钟道泉、刘既明先生,并研习中国古今画坛大师的宏论与佳作,半个世纪以来,浑厚的河东人文风情,源远流长的巴蜀灿烂文化,将他孕育成为四川有影响的国画艺术家。
仲节先生擅长写意花鸟画,尤以牡丹图著称于世,他潜心钻研五十余载,卓然自成一体,被誉为蓉城“邵牡丹”。仲节先生的国画,有厚实的中国传统写意花鸟画的笔墨功底,在传统国画技法的基础上,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特色,形成“典雅、秀婉、厚重”雅俗共赏的艺术风格。
世世人皆知,牡丹具有色、香、姿、韵之美,历代朝野奉为"国花"。作为艺术再现的牡丹画艺术,也在千年的繁衍变化中,形成多样的风格流派,或繁富、或苍润、或清雅、或俊逸,历代均有善画牡丹的名家圣手和传世佳作,真可谓花有千百种,画添别样情,形成深厚丰富的牡丹文化。仲节先生的牡丹画,既师承前人,又刻意创新。他注重牡丹的神情风姿,力图在国画上表现灵动的生机和色彩的韵律;那基底墨线的回旋曲折,水色淋漓,笔墨酣畅,顺逆顿挫,驰骋飞舞,以及那枝干的交错,花叶的摇曳,花叶、花尊、花瓣、花蕊的形态组合,无处不凸现牡丹特有的灵性。尤其是他画的翠蓝牡丹、豆绿牡丹和墨色牡丹,蓝幽幽绿莹莹,碧翠剔透,如昆山碧玉,倩女秀目,雍容中透出素雅之情趣。他运笔干练粗犷,奔放洒脱;泼墨酣畅淋漓,沉着厚重,注重“奔放处不失法度,精微处不失气魄”。他画枝干苍劲挺拔,峻峭傲然;画叶葱茏繁茂,层叠有序;画花则浓颜重彩,争芳斗艳。在用色上,枝叶以水墨为主,花朵多用重彩,墨色与五彩在画面上交相辉映,造成层次分明、意趣盎然的效果;在构图上,布局多变,疏密得当,虚实相间,刻意在静态中追求动态的气势。作画时,他常笔笔见根,气脉连贯,可谓自然天成,达到了"画到神情飘没处,更无真像有真魂"。正如大家所说:仲节先生的牡丹“艳不伤雅,气象不凡,久观不厌,秀出一帜”。
古今善画牡丹者众,然而推陈出新并非易事。历代画家若想在这一传统题材上既要表现源远流长的艺术神髓,又要保持民族审美情趣旺盛的生命力,就要赋予牡丹画新的寓意和探索新的表现技法。仲节先生之所以能在笔墨当随时代上苦苦追求,首先源于他对牡丹的独特的审美把握。诗人白居易有“帝城春欲暮,喧喧车马度,共道牡丹时,相随买花去……”的诗句,刘禹锡诗云:“唯有牡丹真国色,花开时节动京城。”仲节先生正是将牡丹的雍容华贵与雅俗共赏有机融合在一起;他的牡丹画刚柔相济,豪放粗犷,典雅高丽,具有一种包容天地万物的雍容大度。他笔下的牡丹,在表现牡丹花头和枝叶上,变幽静为动势,借牡丹的“春兴、枝粗、叶茂、花艳、形美”和展翅盘旋的蜂蝶,寓意我们事业的甜蜜和祖国的繁荣昌盛,还牡丹以风骨和飘逸,体现了花呈人意国色天香的意境。盛世画牡丹,“外师造化,中得心源”。我们赞赏仲节先生的牡丹,一方面是由于他的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,另一方面是他的题材、风格、技法上的大胆创新和探索,使画家和观众都感到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与时俱进的时代美感。大家都说,看仲节先生的国花牡丹画,有酣畅淋漓、荡气回肠的民族自豪感。这就是仲节先生笔下“国花”的真魂所在。
作为花鸟画家,仲节先生涉猎广泛。在先生的画集中,除了国色天香的牡丹外,高风亮节的修竹,争奇傲雪的梅花,如火如荼的山茶,幽香高洁的兰草,一尘不染的荷花,素色撩人的水仙,如云飘逸的紫藤,珠玑满腹的石榴,巨叶擎天的芭蕉,还有瓜果蔬菜、鸟蝶蜂虫,一幅幅画作,细细品味,墨彩用情,给人以美感享受是多方面的。
多年来,“邵牡丹”名扬遐迩,墨迹尽染国内外。他的作品曾多次参加各类画展,不少作品被中外博物馆、美术馆收藏,还有的被国家领导人作为礼物馈赠外宾。他还先后在四川、陕西、山西、深圳等地举办个人画展十多次,仅北京就举办了三次,获得广泛的好评,可谓“牡丹花开动京城”。北京、四川等地的出版部门也多次出版发行了邵仲节先生的《写意牡丹技法》、《邵仲节国画集》和邵仲节国画挂历。他为百花齐放,万紫千红的文艺花园添光加彩。仲节先生这本画册问世,只是他在漫长的艺术道路上艰辛跋涉走过的又一个里程碑,我相信他今后还有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给人民。谨以为序,我们祝愿仲节先生健康长寿,艺术之树常青。
2001年11月于北京
(作者系中国美协副主席、中国美术馆馆长,著名画家。)
|
|
|
|
|
|